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七,一个国人尽知的美丽神话的七夕节。是为送给天上银河相会的牛郎织女的礼物,还是为表达对人间爱意的祝福抑或憧憬,街上售卖鲜花的小店乃至流动小贩的生意很是火热,不亚于这个日子里摄氏39度的温情。而最深情的一幕还是发生眼前我和家人所亲见的故事:上午九时许,住在五楼的我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只觉有一个小黑影子冷不丁地从南边的窗户跌入了我家客厅的一个角落,当时自认为是蝙蝠什么的也没有在意,一直到老伴买菜回家,她说厨房里飞来了一只麻雀,我兴冲冲地过去很轻松地把它捉了,并用塑料网篮把它罩了起来,老伴让我放飞它,我有意留给孙儿回来看看而没有按照她的话去做。
这是一只小麻雀,也许是刚刚学飞工夫不深,从而不慎撞进了防盗窗而跌入了我家的门庭。小麻雀甚是可爱,捉在手上,那柔柔嫩嫩的小躯体散发着它特有的体香,麻灰色的羽毛鲜亮而又光滑滋润,两只小眼睛闪着一副万般无奈之中的乞求的目光,微黄的小嘴还不时地发出唧唧喳喳的声音。也许这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流浪儿的一种无望的乞求,可在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而事后发生的一切是那么的让我感到对这个小家伙和它老娘的深深歉意。
为了我的想法,老伴给它喂了大米。它进没进食,我也没有去看。当孙儿来家看过这只小麻雀之后即要放了它,说是要保护鸟类保护生态平衡,而我认为还是让孙儿晚上回森桥居地的平天湖边放了它为好,因为那里空气环境比我的住处要好得太多,何况眼下还有39度高温的炙烤。
就这样一直到了六点钟左右,此时,炎炎夏日还斜挂在西边的屋顶上。在孙儿一再催促下,我和老伴、外孙一同感受了一个心灵震撼的场面的到来:只见小麻雀刚一放出,一声尖叫,瞬间它就飞向了对面印刷厂宿舍水泥沙墙涂面的北墙墙面上,它并没有选择在墙檐那避荫之处,而是让身子紧紧地贴在那明亮而又赤热的墙面。(这让我联想到大自然造就的九华山圣景“大鹏听经”)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一只体型较大的老麻雀不知从什么地方倏地飞来,它叫了两声并在小家伙面前绕飞了一个圈子。之后,老的在前,小的在后,它们一道从我们的视线中划然飞去。这经过只有一眨眼工夫。
事后我才恍然大悟:小家伙是有意暴露在亮处的,它是为让母亲很快地在视线中看到它。它似乎感觉不到它所处环境的高温煎熬,也没有时间回望它今天所受的桎梏乃至冲出牢笼的喜悦,它幸福而又焦急地等待着和母亲重聚时刻的到来;而母亲呢,我想她是在热浪蒸腾的我家室外的某一处所万般焦灼地巴望着孩子的突然出现。怪不得外面那叽叽喳喳、室内这呦呦嘤嘤的呼叫声总是继续着,那是它们在企望声中呼唤着一个劫后重逢的圆满!现在她看到了,它真的看到了,她先绕飞一圈那是去识别自己的孩子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七夕,一个并不完满却让人流连千万年的神话故事,幼雀失母,劫后重聚,一阙暑热浓荫难能亲见的清凉诗词;一个有心杜撰却又遥遥无期的心情与文字的等待和一个无心的真实却有着天地恩情的瞬时记忆,就这样走进了2013年的8月13日、走进了癸巳年这个美好的七夕,让我们这两个老的和两个小的记忆深深——不,应该是三个老的三个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