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池州市委员会网站!

爱国  民主 团结  求实
X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思想 > 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问卷调查与工作创新机制探索 ...

发布时间:2016-08-31 08:48 来源:池州民进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问卷调查与工作创新机制探索

 

汪东萍 

 

[摘要] 本文以池州市党外知识分子为例,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概述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分析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创新工作机制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关键词] 新形势;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工作创新机制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面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党外知识分子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服务社会的政治要求与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2015年习总书记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指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1]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服务社会等职能的思想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在池州市委统战部和民进市委组织下,开展了“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三个多月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一共发出问卷213份,收回有效问卷206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党外知识分子基本情况概述

2015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指出:“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重点了解掌握其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情况,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统战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党外代表人士管理工作。党委有关部门、人大和政协党组、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当各负其责,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党派和团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2]本研究“党外知识分子”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本次调查的党外知识分子,有54人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占总人数的26.21%10人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人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人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2人加入中国致公党,2人加入九三学社,134人是无党派人士和其他人士。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男女人数相差不大,其中男性94名,占总人数的45.63%;女性112名,占54.37%。从年龄上看,主要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这一区间的有130人,占总人数的63.11%。从学历上看,本科以上学历有192人,占总人数的93.2%。从职业上看,党外知识分子分布在各行各业,其中教师45人,占总人数的21.84%;医生14人,占6.8%;公务员11人,占5.34%;企业人士8人,占3.88%;其他行业人士126人,占61.17%。总体来说,党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调查分析

2015828,省委书记王学军在安徽省委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坚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把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3] 总体来说,党外知识分子具备高学历、高素质等特点,业务水平较高,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政议政,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也存在一些消极思想,实际参政议政经历太少,部分同志疏于政治理论学习。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立场坚定,但也存在一些消极思想

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上积极上进,热心社会服务。参与本次调查的206位党外知识分子中,比较关心本地和社会上大事的有117人,占总人数的56.8%;非常关心本地和社会上大事的有38人,占18.45%。比较关心所在单位大事的有101人,占49.06%;非常关心所在单位大事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17.48%。但也有部分人士的态度比较消极,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收入不甚满意,有9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较差,占总人数的4.37%;有71人对自己的收入不是很满意,占总人数的34.46%。另外,我们对党外知识分子服务社会的意愿进行了统计,发现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其中114人愿意服务社会,71人非常愿意服务社会,两类人占总人数的89.81%。但也有部分人士的态度比较消极,对服务社会职能比较冷漠。其中15人对是否服务社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6人甚至不愿意服务社会。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社会上一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风气影响,部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出现了偏差,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收入不满意,对服务社会职能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倦。这方面尽管只有少数党外知识分子存在消极思想,但也必须引起重视。

2.参政议政意识较强,但实际经历太少

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服务社会的强烈意识,他们对社会和单位的重大问题十分关注,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但因历史和现实原因,党外知识分子进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实际经历太少。

      

参政议政个人意愿               参政议政实际经历

      

民主监督个人意愿               民主监督实际经历

如上图所示,本次问卷调查有121人愿意参政议政,39人非常愿意参政议政,占总人数的77.67%。但仅有7人具有非常多的参政议政经历,占总人数的3.4%17人具有较多的参政议政经历,占总人数的8.25%。有61人十分愿意民主监督,116人愿意民主监督,占总人数的85.92%。但仅有12人具有民主监督的经历,占总人数的5.83%24人有较多的民主监督经历,占总人数的11.65%。由此可见,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意识很强,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渴望为社会、为地方献言献策,多做贡献。但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实际经历非常有限,这种情况有待改观。

3.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但疏于政治理论学习

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调查发现有120人愿意进行自我教育,66人非常愿意进行自我教育,占总人数的90.29%180人有自我教育的经历,占总人数的87.38%。党外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的形式多样,包括自学、集中学习、专业进修和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分别占总人数的70.30%34.95%30.1%17.96%。调查还发现,对政治理论和政策比较关心并且掌握得较好的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是民主党派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成员和在各单位具有职务的无党派人士,他们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但不担任职务的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容易疏于政治理论学习,对基本政策掌握不透彻,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如下图所示,在自我教育的内容方面,选择社会责任感的人数最多,有118人,占总人数的57.28%;其次是业务知识,有94人,占45.63%;选择政治理论学习的只有76人,占36.89%。可见,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疏于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政治学习的主动性。

     

       自我学习内容                 自我学习内容                                      

三、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创新机制的实现途径

    习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要高度重视和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工作,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4]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工作创新机制方面力度不够,有所欠缺,对此我们把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创新机制作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条:

1.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建设,健全政治引导机制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5]。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拥有高学历、高素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但他们没有经历过重大的政治斗争考验,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政治坚定性有待加强。因此,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鉴别力,号召他们与错误思想斗争到底。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需要,也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机制的前提。

首先,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反映机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座谈讨论和考察反馈等措施,及时了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建言献策的意愿,也有建言献策的能力,特别需要建立沟通联系渠道和交流互动机制。我们可以创建一定形式的互动平台,建立有组织有计划的常态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有助于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政治引导。

其次,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学习培训机制。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创造学习培训机会,让他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如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学习活动,提高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增强民主意识、政党意识和参政意识,提高他们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确保每次学习培训都有实质内容,争取人人有感悟,个个有收获,为发现和培养党外干部奠定基础。

再次,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的有效参与机制。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政治进程的意愿与能力需要一定的实践途径来造就,党组织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也需要借助具体活动来完成,因此,创新活动形式与创造参与条件就成为一个崭新的命题。党组织可以从统一战线角度,将党外知识分子视为智库资源,进行资政研讨、决策调研和评估分析等实务活动,以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作用。这些活动既能拉近党外知识分子间的情感距离,也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2.构建联谊组织机制,发挥桥梁作用

党外干部的合理任用是党委统战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大统战格局的必然趋势。党外干部任用也是一项人心工程,新时期统战的根本任务就是凝聚人心,聚合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大视野,大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党委需要将党外人才的使用机制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沟通了解与增进互信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联系机制,建立党委与党外人士间的联谊互动平台非常必要。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把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将个体优势整合为群体优势[6]。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作用,为党外知识分子相互沟通及其与社会的沟通架起桥梁,及时反映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和要求,为更好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服务。

首先,充分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出台联谊组织相关制度和措施,使工作开展有章可依。其次,集中广大党外人士的智慧和力量,精心设计,积极开展联谊工作,确保联谊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增强联谊工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最后,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基地,吸收更多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逐步形成动态平衡、滚动发展的自我更新机制,成为党外人才的培养基地。

3.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引导

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的作用日益明显,媒体成为大众工具,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的思维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局面。如何正确引导舆论与发挥舆论的正能量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课题。新媒体作为大众平台,以其受众广,参与度高,便利快捷的特点受到广泛重视。新媒体在利益诉求、理念传播、思想碰撞与沟通理解层面上的能力与作用无与伦比,微博、微信、QQ、论坛等网络平台不仅是一种沟通渠道,而且也是进行舆论引导和发挥正能量的大好阵地。有效地占领和运用这块阵地,可以为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党外知识分子通过网络建立QQ群、微信群和网上论坛,不受时空影响,便于资源信息共享,扩大了工作视野,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党组织正确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其智库功能提供了契机。

总之,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创新机制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针对当前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加强思想建设,健全政治引导机制;构建联谊组织机制,发挥桥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引导”

三种途径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鼓励和支持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服务社会等职能,为培养优秀党外干部开创新的局面。(2015年度获安徽省委统战部二等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EB/OL](2015-05-2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2]中发(2015)文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3]王学军.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 为建设美好安徽凝聚起最大合力.[EB/OL](2015-08-29).

http://cpc.people.com.cn/GB/http:/cpc.people.com.cn/n/2015/0829/c64102-27530730.html.

[4]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科学发展观与统一战线学习读本[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5]张继辉,李小宁.统一战线中的知识分子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汪东萍,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民进池州市委统战理论专委会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